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神权之上 第169节 (第6/6页)
血上头了有几个能保持冷静的?战场上喊杀震天,还有谁有心思听指令?连传令官都未必能及时找到自己的部队。 绝大多数部队做不到这种事,能做到的那都是沙场百战的精兵! 这也正是精锐部队和垃圾部队最大的差异所在。 而为了解决这个办法,古代将领们也想出了种种办法。 比如击鼓进军,鸣锣收兵的方式,但也仅此而已。不是不想给更多的声音传令方式,而是越复杂就越难执行——你说什么鼓声三响是变阵,大家打到热血上头,刚才响几下来着?确定响了?你听见集结号了? 所以战场一旦发生什么特殊情况,真正的有效方式就是预备队:你无法指望战场上的士兵去应对变化,只能投入新的部队去解决。 但这也就意味着兵力前期投入不足,很难发挥人数优势,自身伤亡会比较大。 所以老成持重的将军们往往就是情愿损失多一些,也要留足够的预备队。年轻气盛的将军们就是:暮气沉沉,错失战机,让大好儿郎白白牺牲。 不发生意外的时候,是年轻气盛的将军们得意。 发生的意外的时候,通常也不会失意——因为通常已经挂掉了。 老将们的谨慎就在于他们知道:战场可以得意无数次,但不能失败哪怕一次! 优秀的将军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种方式就是预判。 预判对手会用什么战术,会使什么阵型,这就避免了临场应变不足的尴尬。所以战场上经常还会发生这样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