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章 (第2/3页)
重,也就任命他为主使,温子昇职位卑微,却能受重任,当然是因为他的文名。 至于高澄之所以对于柔然结盟不抱希望,自然是他了解柔然可汗阿那瓌的行事作风:利益在前,信义全然不顾。 如今东强西弱的局面,阿那瓌就算让人回复要助关东攻关西,高澄一个脚指头也不会信。 柔然与北魏算得上是世仇,对于北魏的君主来说,南方可以和谈,柔然不能不打。 经过历代君主,尤其是太武帝拓跋焘亲征打击,使得柔然由盛转衰。 正光元年(520年),柔然爆发内乱,可汗丑奴被其母与大臣所杀,其弟阿那瓌(音同归)继任汗位,族兄示发举兵,驱逐阿那瓌,阿那瓌因此投奔北魏,受封朔方郡公,蠕蠕王。 所谓蠕蠕,是魏人对柔然人的蔑称,形容他们是没有脑子的虫子。 示发得到汗位不久,正光二年,被兄弟婆罗门击败,死于部众之手。 同年七月,新任可汗婆罗门被高车人偷袭,狼狈率领十个部落南奔凉州,投降北魏,册封西海郡王。 至此,柔然彻底沦为北魏附庸。 北魏朝堂为了制衡崛起中的高车人,于是决定大力扶持百年仇敌柔然,送阿那瓌北上统领柔然部众,赠以各种兵器、衣物、马、驼、牛、羊无数以及二十万石粟米。 也算是下了血本。 正光三年,婆罗门叛逃,被北魏军队所擒,送往洛阳,同时又赠阿那瓌一万石种子。 原本一切都计划得很好,但正光四年,北疆大旱,阿那瓌领部民南下,向他慷慨的北魏老父亲乞食。 北魏也做出应对,派出使者赈灾,然后随着在六镇之间聚集的柔然部民越来越多,最终达到三十万之巨,阿那瓌决定自己从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