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 (第3/3页)
军队便在灞上汇合,宇文泰自领六千骑先行,步卒徐徐在后,一场灭顶之灾似乎即将降落在窦泰的头上。 而洛阳城中,高澄来不及征伐民夫,甚至等不到崔暹将粮草准备妥当。 因为他已经得到关西探子传回来的情报,旁人不了解宇文泰的本事,高澄又怎么不清楚。 一方面高澄不相信宇文泰会作出将部曲东西分置的部署,一旦有事,两方远隔千里,必然首尾不能相顾。 另一方面,他也不认为关西的军事部署能够在大军开拨前,轻易被探子得知。 作为听望司的幕后cao控者,高澄知道潜伏在长安的听望司密探暂时还没有接触到权力核心层。 那么这个消息必然是宇文泰主动放出,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迷惑对手。 相较黄河西岸,蒲津的厍狄干部,进逼潼关的窦泰麾下两万人一定是宇文泰的目标。 心急如焚的高澄只是派遣信使往晋阳汇报。 在尚未得到高欢许可的情况下,高澄调集高敖曹麾下两千骑卒、段韶麾下一千骑卒、尧雄麾下一千骑卒,以及自己麾下侍卫骑从五百,武川鲜卑骑卒五百,共计五千骑,带上数日口粮,匆忙赶赴弘农以图援救窦泰。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高敖曹、段韶、尧雄、王思政四人的随行下,高澄抛弃步卒,直扑潼关。 而慕容绍宗、斛律光、高季式三人则等粮草筹备妥当后,再领步卒两万九千人西行。 信使一人三马,赶到晋阳时,高欢已经与刘蠡升的使臣定下了婚期,正与心腹幕僚谋划如何攻取刘蠡升的河东山区。 当管事匆匆忙忙将信使抵来的书信转交给高欢,高欢初时不以为意,在看到高澄分析听望司所得到的情报来源后,同样面色惨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