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12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 (第3/3页)

恭维高澄大破陈庆之与斛斯椿十万联军的张师齐。

    崔季舒也反应过来,狠狠瞪了眼张师齐,暗自鄙夷:呸!谄媚小人!

    高澄不急着答应,他面露为难道:

    “非圣贤之言,不能为学舍碑文,张郎中此话,未免太过。”

    崔季舒闻言立即跟上,秉忠直言道:

    “世子治政以来,安定民生,关东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如今又兴文教,劳苦功高,于兵事,更有平定三荆之举,非圣贤之名,无以加焉,仆请世子万莫推辞。”

    高澄见崔季舒说得有理有据,也不再忸怩,当即便将这件事交由张师齐办理。

    同时再次给自己提了个醒,张师齐这种小人只能放在身边,若是这件事办得好了,顺势就把他提拔为记室参军,掌管文书之余,记录自己的言行。

    对于桓楚皇帝桓玄自己修起居注的做法,高澄向来瞧不上,正经人谁写日记呀。

    由旁人动笔可信程度才高嘛,小高王为了后人著史不至于缺乏资料,可真是cao碎了心。

    学舍之行的目的已然达到,高澄也不久留,留下教书先生们按学子的年纪分舍,自己则与崔季舒等文吏回了尚书省。

    不同于元亶领尚书令时候的空闲,如今的尚书省作为最高执行机构,下属六部三十六曹,仅吏部诸曹虚设,其余都已具备实权。

    京畿大都督、侍中高澄兼任尚书令,侍中司马子如任尚书左仆射、侍中李元忠任尚书右仆射,协助高澄处理政务。

    高澄南征时,尚书省事务都由司马子如、李元忠分领。

    如今高澄回洛,两人也将权力让渡,不敢与他相争。

    而赵彦深也没有放下对僧尼为恶之事的调查,就在洛阳一片忙碌的时候,段韶终于抵达了晋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