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19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2章 (第3/3页)

第自傲,哪怕经历过崔浩的劫难,孝文帝汉化改革,依旧将清河崔氏与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定为四姓,以为门第之最。

    高欢幕僚崔凌就曾对好友范阳卢氏子弟卢元明说:

    ‘天下最鼎盛的门第,就只有你、我两家,博陵崔氏、赵郡李氏,不足道哉。’

    高欢河北起义时,清河崔氏投效晚了一步,因为他们正忙着自己的事业。

    清河崔氏在青州领导流民十余万,反抗尔朱氏。

    然而却被掌控徐兖之地的尔朱仲远派部将击溃,首义者被杀,其余人纷纷投奔高欢。

    清河崔氏的门第就摆在那里,纵使去得晚了,也有崔凌、崔仲文等人跻身高欢幕府。

    但随着高家父子明确分工,高欢主军、高澄治政以后,清河崔氏也开始急了。

    作为高氏继承人的高澄,身边围绕的却是博陵三崔。

    这三人主持京畿大都督府一切政务,一旦高澄继承其父官爵,将来篡国,士家门阀之中,还有能显贵过拥有三崔的博陵崔氏吗?

    面对这样的问题,就两种方法,要么扳倒高氏,要么派出族中子弟与三崔争位。

    三崔都在高澄麾下,但博陵崔氏一早就旗帜鲜明地支持高氏,才是被信任的原因。

    例如崔暹就是被高欢调派到高澄幕府。

    如今高氏在关东的统治已然稳固,加上高欢、高澄两父子的能力,再要将其扳倒无异于痴人说梦。

    那么可供清河崔氏选择的就只剩第二条道路。

    八月初九,高澄来到邺城已近一月,距离高洋婚期也还有半月。

    清河崔氏河北两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以及与河北一河之隔的清河青州房,三房主事之人各自带了一名家族俊彦齐至邺城,拜会高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