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 (第2/3页)
,一群人将他如死狗一般拖拽出去,不敢污了高乾的眼睛。 高乾暗自感叹:世子年幼,太过仁善,哪有谋逆之事,罪不及家眷的道理。 可转念一想,作为高氏之臣,世子心有不忍总好过刻薄寡恩。 高乾自以为心慈手软的渤海王世子,终于探听清楚了走脱的元修、元宝炬、斛斯椿等人动向。 斛斯椿往三荆而去,元修、元宝炬随宇文泰进了潼关。 听说自己错过了宇文泰,高澄懊恼不已:为什么不在晋阳多留一天! 否则无论如何也得除去这个心腹大患,心中不免腹诽道:贺六浑,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他真的提醒过高欢,以听望司传来消息为名,将宇文泰描述成贺拔岳的谋主,学着尔朱荣的口吻,言说堪代贺拔岳者,唯宇文黑獭。 高欢也确实听了进去,所以才起了心思想用手段将宇文泰收服。 哪知道宇文泰这般果决,见势不妙,居然逃之夭夭。 惋惜之余,还是要向高欢报告洛阳之事,考虑到老父亲的心情,高澄将尔朱英娥的功绩一笔带过,其余都如实叙述。 可惜的是留守洛阳的其余大臣,早已向晋阳发去密信,告知了此次叛变的全盘经过。 高澄坐镇洛阳,处决叛逆,又广邀太师赵郡王元谌、广阳王元湛、昌乐王元诞等闭门不愿参与叛乱的宗室郡王与他宴饮。 宴会过后,又招来刚被释放的源子恭,一番言语宽慰,让刚刚见证了阊阖门外人头滚滚的源子恭感激涕零,赌咒发誓效忠。 源子恭是鲜卑族人,本姓秃发,字灵顺,西平郡人,以平定河州羌族叛乱起家。 又在孝明帝正光年间(520年—525年)带兵平定氐族叛乱,参与镇压六镇起义和各地民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