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7章 (第1/3页)
“若知世子求贤之心恳切,四方贤士必然争相来投。” 高澄却摆手道: “实是因澄年幼,多需贤士辅佐,还请季伦继续为我举贤。” 崔暹于是又道: “河间鄚(河北任丘)人邢邵,以文采扬名北地,其人才思敏捷,博闻强记,曾翻看《汉书》,仅五日,就能背诵全篇八十万字,此人才高却不自傲,可为世子府僚,主管机密文书。” 高澄大为吃惊,五天背诵八十万字,如果不是作伪,这记忆力堪称过目不忘。 用来管理机密文书确实是最佳人选,若有征询,无需翻找,随口就能回答。 高澄执笔,在厢房的屏风上写下邢邵的名字。 屏风上面写了许多名字,排在首位的便是崔暹,甚至陈元康、杨愔、崔季舒这些人都在他的后头。 崔暹的目光终于被吸引到了屏风上,他神色有几分激动。 高澄见状,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又很快敛去,催促崔暹再为他举荐贤才。 崔暹收回目光,继续侃侃而谈道: “济阴冤句(山东菏泽)人温子昇,博学善文章,其文章深受伪梁萧衍的喜爱,曾言:‘曹植、陆机复生北地。’可为世子主笔文书。” 高澄闻言深思,温子昇只用来写文章是否屈才,以后派遣使团前往南梁,或可将他安插其中。 “我亦早闻温子昇之名,时年二十二岁,便在孝明帝选拔辞人担任御史的考核中,位列八千文士第一名。然而孝庄帝诛杀尔朱荣,其人为避祸,逃离洛阳,至今不知下落,季伦既为我举荐,可知他身在何处?” 崔暹自信道: “暹与温子昇常有通信,当为世子将他招来洛阳,今日所荐三人,俱是一时俊彦,还请世子信而用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