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169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第2/3页)

史,以其名列为首位,当日崔长史向我举荐邢机要,我同样将机要的名字列入其中,但自古文士相轻,邢机要切莫与外人言语,以免崔长史遭人嫉恨。”

    这话是对邢邵说的,却更是说给崔暹听的。

    崔暹终于明白为什么每次与同僚齐至,高澄总会收起屏风,对他的爱护更为感动,一颗心再也容不下旁人。

    至于在晋阳临别时与他执手对泣的高欢?他是个好人,但小高王更适合我。

    以后别来往了,我怕世子误会。

    正是出于这样的心理,崔暹的工作热情越发高涨,没过几天,他就又带了一名中年文士上门。

    高澄已经有所猜测,当初崔暹这举荐的三人中,崔昂、邢邵先后进入幕府,眼前这位文士必然是最后一人温子昇。

    温子昇四十岁年纪,比三十八岁的邢邵还长了两岁,将会是高澄幕僚团体中最年长之人。

    一如既往地表示仰慕,又说崔暹最先为他举荐了温子昇。

    可这次召见并没有与邢邵见面时的惊喜感,高澄与他谈论政务,温子昇的一些处理意见不能让高澄满意。

    而他兴致勃勃与高澄谈论文学时,不好读书的小高王也听得昏昏欲睡。

    但确实是一支出色的笔杆子,高澄让他以自己十三岁初上战场,以一万人击溃陈庆之三万人的事迹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温子昇泼墨挥毫,一篇题为《记荆州破陈庆之》的骈文孕育而生。

    通篇词藻华丽,对仗工整,用典虽多,却不晦涩。

    就连没多少古文鉴赏水平的高澄通读之后也爱不释手。

    这么好的文章就应该保存下来,让后世的初、高中生全文背诵。

    高澄赶紧让人把骈文送去张师齐手中,由他誊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