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8章 (第2/3页)
他们就是绕开停年格,而被火速提拔的信都元从。 对于高党勋贵来说,资历要求约束不了他们,而不论才能、政绩的规定却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官职。 同时防止底下才能之士冒头,冲击他们的地位。 贺六浑要做好人,却也想改革吏治,所要侵犯的却是自己亲信党羽们的利益。 他很清楚,除了自己,只有高澄继承人的身份能够顶住高党勋贵的压力,强行推动改革。 这也是高欢愿意将吏部尚书交由高澄的原因。 历史上的原主没少充当打手身份,他在邺城冲锋陷阵,而高欢则在晋阳唱红脸: ‘我的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你们要避让着点。’ 他与不计名声也要为朱标除去荆棘的朱元璋,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 但高澄也明白,没有付出,高欢凭什么赋予他这么多的权力。 高欢童年再苦,也没有如朱元璋一般看着至亲一个个饿死那样悲惨,自然也不可能如他对待朱标一般,珍视高澄。 将心底的怨念抛去,高澄唤来崔暹、崔季舒,计划对两人的职责重新分配。 崔昂虽然号称三崔之一,不过是借了姓氏的光,在高澄心里,终究差了陈元康、杨愔、崔季舒、赵彦深、崔暹这五人许多。 如今陈、杨不在,听望司交给别人,高澄也不能放心,至少短期内,赵彦深还要为他继续主持此事。 “崔长史,父王以澄为吏部尚书,嘱托澄改革吏治,吏部六曹,以考功最重,澄属意任你为考功曹郎中,你需用心治事。” 这话一出,崔暹欣喜,而崔季舒却神色暗淡。 高澄又道: “季伦出任公职,自然不能在我幕府任职,长史一职就由叔正接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