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老聂 (第2/2页)
有热闹可看,大家就往那边挤。 叶总跪在棺木前给烧香的宾客还礼也听见了。 “那人是谁?” 叶佳荣小声的问杨智。 “老聂。” 杨智看了一眼:“县文化馆副馆长,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很有深度。” 老聂是杨智在县里工作时的一个下属,后来去了文化馆,这些年也有了发展。 据说,他对丧葬文化研究很深。 而且,很较真。 “看来他今天怕是要给有些人上一课了。”杨智道:“这些东西,他懂得不比掌坛少。” “你们青年一代传统文化常识欠缺,以为没有价值,没有必要保留,其实是没有理解形式背后意味着什么具体内容。 “这样的丧葬文化,一是安抚生者亲历亲人死亡的心理创伤,提供一个情绪发泄渠道;其二,凝聚亲戚宗族人心,序亲疏,论远近;其三,传承本土文化,让中土免遭督基伊兰斯渗透” “这不是迷信,我们也崇尚科学。但是,要搞清楚,对于习俗来说,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即是合理。不要轻视乡老族长的智慧,也不要漠视祖先的情感。” “说丧葬文化是陋习,陋习是什么?陋习是一种粗鲁,不文明的习惯,而丧葬文化除了悼念亡者外,还有许多的文化底蕴在其中,它不仅告诉了人们要生前尽孝,还告诉了我们逝者已逝,但生着还要坚强的生活。死亡如同那日落西山的夕阳,落寞而又沉重。人的一生充满了仪式感,而丧葬的本身就是对死者的一种悼念仪式,其隆重程度不亚于人生中的任何一次仪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怎能将其说为陋习呢?” “那得花不少的钱,家庭条件好的也就罢了,家庭条件差的,死一个人就要搞穷一个家。” 旁边有年轻人和他开展了辩论。 “谁不知道,丧事是白事,白事的席面从来不会有人指责说做得不丰盛。不管是棺木还是席面,甚至最后酬谢宾客的红包都是由主人家自行决定,丰俭由人,并没有强求一个标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丧葬仪式也会有攀比。有钱,随便怎么搞都行;没钱,打肿脸充胖子,那就只能是愚蠢,这是人为造成的,与丧葬文化又有什么关系?” “殡葬文化的背后,是一整套乡村秩序,附丽着信仰、规训、惩罚、价值、教育、传承……”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对千年流传的传统,我们一定要心存敬畏,不要一时冲动,随意让千年断流。即使需要与时俱进,也要留一点谦卑,留下时间与空间,让历史的河流慢慢转弯……” 老聂站在那里感慨激昂的和那些个小年轻辩论,引得老年人频频叫好。 好家伙,这才是真正的专业! 叶总感觉自己上了一场生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丧葬文化课。 跪在那里,叶总也越发虔诚了。 她知道,和老爷子的翁媳关系,这是自己唯一对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儿了。 所以哪怕是再苦再累,再腰酸背疼也心甘情愿的坚持下去。云紫飞的重生八五当家做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