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7章 钢炮,以为本宫不会杀人吗? (第3/6页)
十厘米,外径则十五六厘米的样子,炮管长则有一米六七。 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变粗,但并不夸张。尾部加了一个钢箍,以及燧发点火装置。 炮身上则有瞄准用的照门和标尺,但都比较简单。 炮身架在两个近两米高的钢制车轮上,后面则还有个一两米的牵引支架。 这方面设计是和郝光明给的资料上一样,采用的是最成熟架退炮炮架设计。 炮击时可以直接进行上下角度调整,想要调整左右角度,就需要挪动炮架了。 但因为大炮都是钢制,并不算太重,左右调整其实也方便,两个人就行。 如果是行军,平地上一匹马就能拉着乱跑。 路况差影响也不会太大——炮架车轮设计那么大就是为了好越野。 绕着这门大炮走了一圈,朱媺娖忽然又问:“熟练炮手一分钟能打几发炮弹?” 张浩谷作为副所长,自然知道新的时间概念。 闻言道:“因为这门跑的炮身较短,上下角度调节也很方便,所以熟练炮手一分钟至少能打两发。可连续打四五发,才需要进行降温处理。” 朱媺娖听了点头——据她所知,能打三四里远的红夷大炮可是需要好几分钟才能打一发,因为炮管太长,清理困难。还很容易发热,导致实战中的平均发炮速度更低。 至此她才算是对这门钢炮感到满意——虽然与后世的钢铁大炮相比还差得远,但在大明已属于绝对的战争利器了。 随即,朱媺娖注意到大炮旁边的铁弹都是带了四道凸痕的,便问:“这铁弹是你们自己制造的?” 张浩谷道:“是的。” 朱媺娖点点头,又道:“等弹药研究所那边研制出了线膛炮用的开花弹,你们就一起实验下,将实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