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0章 左良玉麾下十三大营头 (第2/5页)
左良玉的所谓精锐,估计也就和崇祯十年前的官军战兵差不多。 至于其直属五大营的总兵,依次为卢光祖、李国英、常登、张应祥、徐恩盛。 这五人都是在辽东就跟随左良玉的宿将,颇得左良玉信任,如今每个都统领三至五万人不等。 但如前文所讲过的,每人营中的精兵最多不超过三千,余者不过敢战之兵的层次。 这左良玉直属的五大营头兵马加在一起,约有近二十万人。 附属八大营的主将有出自官军的,如徐勇、吴学礼、张应元、徐育贤。 也有自流贼中归降的,如金声桓、惠登相、马进忠、王允成。 至于其他小营头的主将在此时都籍籍无名,就不说了。 附属八大营各自统领的兵马也都在三五万人之间,加那些小营头的兵马,合起来约莫有三十万人。 但这些人中精兵就更少了,附属大营头总兵麾下能有一千精兵的都没几个,大多只有几百精兵,当家丁养着。 余下的兵卒中估计连敢战之兵层次的都不多,有相当部分是近一年内裹挟的青壮,并没有经过太多训练,也没经过大战洗礼。 这样一看,左军中把那些勉强能称得上一个“兵”字的都算上,实际兵马也就五十多万人。 剩下的都是将士们亲属,或是裹挟来充作民夫的百姓。 ··· 朱媺娖、红娘子等人对左良玉兵马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后,整编起来进度就更快了。 两天后,左良玉身体好转了些,能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