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_第167章 来自后世的炼铁技术支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章 来自后世的炼铁技术支持 (第3/5页)

却是李佐最先看完。

    只见他捏着册子出列,激动地道:“监国,卑职已经看过了,这上面建议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对提升我们的钢铁冶炼水平帮助极大。

    只要落实到铁厂,至少能让现有钢铁产量提升十倍,甚至是数十上百倍!”.

    朱媺娖听见郝光明罗列的建议被手下的技术官员认可,也很高兴。

    她嘴角含笑,将黄元昌、郑祥也看完了,便问:“两位大使以为如何?”

    黄元昌道:“李从事说得对,这建议疏至少可以令钢铁产量提升十倍。”

    郑祥则跟着点头。

    两人这次可不是为了拍马屁,而是真心赞叹。

    别看大明晚期官办铁厂废弛,民间铁厂却十分兴盛,钢铁冶炼水平相较于宋元时期可以说有了巨大进步,完全领先于世界他国。

    如对活塞式鼓风机的使用,其结构功能与近代鼓风设备一致,而欧洲却要等到十八世纪后期才有这类发明。

    再如“以坩埚炼熟铁、生铁为钢”的技术,欧洲同样要等到十八世纪才有。

    又如《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生熟炼铁炉”,将炼铁炉与炒钢炉巧妙地连接到了一起,已实现了钢铁的半连续生产,小规模量产。

    另外,如苏钢的灌钢冶炼技术、生铁淋口技术等,在十七世纪都世界独一份的。

    虽然这些技术在大明并没有完全传播开来,却都是大明工匠所发明创造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