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37节 (第7/8页)
会做些调整。 因主考官和同考官要评阅数千份卷子,看万余篇文章,加之他们要游走在各郡之间,先后把北隶属各府郡的学子都考完,精力有限,极难做到从从容容评卷。所以那些庸长、隐晦难懂的文章往往不受待见,反倒是短快明了的文章易出彩。 每篇文章以三百余字为宜,长了短了都不好。 这些标准,段夫子都已跟裴少淮说过,裴少淮这段时日试练时,也是照此标准执行的。 大宗师出题时,一般会出一些“小题”,给足考生发挥空间,以免限制其笔力。何为小题?即字数少,简短活泼,可以从不同角度引申。 譬如说,裴少淮所考的这场院试,只见题牌上两道四书题写着—— 其一,岁寒。 其二,信书。 第一道题目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讲的是严冬时候,万物凋零,唯见松柏树木挺拔不落,以此喻人,赞颂那些居于厄境当中坚强不屈的君子。 第二道题则出自《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2]。亚圣呼吁读书人们不可盲目听信书中所言,而要边学边加以分析,才能融会贯通。 这两道题讲得都是君子品行、读书修为,于裴少淮所言没有太大难度,破题断然是不会出错的,时间主要花在斟酌言语上。 随后,巡考官放出帖诗题,牌上写着“故作小红桃杏色”。 裴少淮平日里最喜看唐诗宋词,一是陶冶情cao,二是在枯燥的八股文里消遣一二。他当即认出了此句源于苏轼所写的《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