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回忆  (第1/4页)
    朱元璋静悄悄的离开了仁智殿。    本来他今天是想过来看看儿子,顺便述说一下见到大孙子的心情。    但是听到孙女和孙子的交谈,朱元璋的心情就有些悲伤了。    陪伴在朱元璋旁边的,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刘和。    司礼监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素有第一署之称。    是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的首席衙门,亦是整个宦官系统中的权势地位最高者。    掌宫廷礼仪。凡正旦、冬至等节,命妇朝贺等礼,则掌其班位仪注,及纠察内官人员违犯礼法者。    晚上锦衣卫除了值守巡逻,其他的包括蒋瓛这个贴身侍卫在内,都已经下班了。    毕竟皇宫的夜晚,不可能让这些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去值守,要是来个监守自盗,那可就是青青草原一片绿了。    司礼监,在现在的大明,某个程度上来说,便是相当着夜晚锦衣卫的职责。    包括对整个皇宫的监察,对后宫情报消息的掌控,都在司礼监的范围内。    朱元璋漫无目的在皇宫内行走着,刘和小心在身后伺候着。    他能看出,现在的陛下心情忧郁。    喉咙滚动,他本想提醒夜深了,陛下该回去歇息了。    但话到了嘴边,终究是没能说出来。    刘和的年纪也不小了,对于陛下所经历的这些丧子之痛,他深有体会。    毕竟他过继的儿子,在数年前也不幸病逝了。    宦官虽然丧失了生育的能力,还是家族还在,一般混得比较好的官宦,都会选择从家族里找个合适的孩子过继。    便也是血脉至亲,宦官们在对待自己的继子,往往视作亲生儿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