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华年_分卷阅读6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4 (第4/4页)

唯有丝丝涟漪掩饰内心的激动。她静静说道:“便是苏世贤启程去青州府之后,连着几日梦魇,我忽然记起了前生。待发觉今世只有你一个人到了长公主府,陶府的人连同那些珍贵字画都杳无踪迹,我便对你留了心。”

    回望前情,曾经针锋相对的两个人竟有了些唏嘘,苏梓琴喟然叹道:“陶灼华,你那些年纵然清苦,却似武陵桃花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总好过我与寿郎被拘深宫,目之所及便是那片四角合围的天空。”

    从苏梓琴的叙述中,陶灼华始知两个人虽名为帝后,却连半分自由都没有,李隆寿在四十余岁便撒手人寰,而瑞安长公主依然把持朝政。

    苏梓琴终于耐不得孤衾枕寒,在李隆寿逝后又捱了些时光,便拿三尺白绫了却了残生。两人膝下无子,更不晓得瑞安长公主是否如愿登上了皇位。

    事情竟是这般匪夷所思的转折,陶灼华认真凝望着苏梓琴的眼睛,似要从她眸中寻到一丝破绽,苏梓琴无奈地挥挥手:“这些都是人尽皆知的事实,若再有人重生,必可以为我佐证。你要防备我,还不如往后防备大阮宫中的敌人。”

    大阮宫中的jianian细果然另有其人,瑞安长公主不戳穿自己的谎言,不过是为了打击何子岑的情绪,令两人互相猜忌。何子岑患得患失,做出的决策难免偏颇。

    听得苏梓琴将过往娓娓道来,陶灼华终于难掩情绪激动。

    害得大阮灰飞烟灭、又害得何子岑万箭穿身的罪魁祸首根本不是自己,她最大的错误便是不曾向何子岑坦诚相向瑞安长公主对自己的挟制,而何子岑最不该犯的猜忌便是以为她的心始终偏向故国,不曾背离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