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2 (第3/4页)
从前,姐弟三个一同去后园折花、一同在书斋温书、一同在山坡上放纸鸢,又一同在月下散步,听陶春晚叽叽喳喳讲着西洋盛景儿。 陶雨浓多是倾听,只偶尔替jiejie补上两句。再提到阿西时,陶雨浓眼中也有些莹亮的火花,显见得关系极好。 倏忽三两日,黄氏生怕陶灼华在宫中受苦,变着法子替她改善伙食。 每天都要老管家亲自领着人去买新鲜的时蔬,再赶去鱼市街采买刚捕上来的鲜鱼,早早便拿紫砂锅以小火将羹汤煲上,一日三餐费尽心思。 陶灼华舍不得浪费一丝与舅母她们相处的时刻,每日随同陶春晚晨昏定省,围在暖炕上说话,俨然又回到了青州府的时光。 短短三日,弹指一瞬间,不知不觉便到了陶灼华回宫的时刻。心间纵有万般无奈,陶灼华也只得打起精神,与黄氏一家人告别。 黄氏心里万般不舍,生怕孩子们伤感,反而立在垂花门前催着陶灼华上车。她转而劝着一双儿女道:“如今咱们都在大阮,见面自然方便。待过些时日,灼华想法子再求求德妃娘娘,时常回来看看。” 走了一趟西洋,陶家视野更加开阔。想将生意做大做广,最好的法子便是与朝廷搭上关系,陶超然曾将这层利害说与黄氏,黄氏于政务不通,说起经商到是头脑精明,便打起皇商的主意。她想着陶家早晚会与大阮皇室搭上关系,对德妃娘娘能对陶灼华青眼有加到有几分笃定。 陶灼华含笑应允,拜别了黄氏和表姐弟二人,带着娟娘与茯苓坐了上马车,直待垂花门前那几道熟悉的身影再也不见,眼泪才如断线的珠子一般,一行接着一行,漉湿了身上银红的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