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3 (第3/4页)
帝心知肚明。 初时瑞安搬弄李代桃僵之计,在国书上玩些文字游戏,弄个并不是金枝玉叶出身的陶灼华过来,仁寿皇帝并不想与个妇人一般见识。 帝王统揽全局,为的是天下苍生。瑞安先生算计,他便将计就计,不过刻意拖延,便让瑞安自以为聪明,为大阮换得休养生息的时间。 于他而言,陶灼华不过是根鸡肋。宫里不缺一个人的吃食,不过将她养到老死。仁寿皇帝本想由着她自生自灭,只不过拖延两国间并不能算做缓和的关系。 及至陶灼华面圣时,小丫头不卑不亢,远比同龄人沉着的气度到令仁寿皇帝赞叹,再瞧着她一张与先皇后有些酷肖的面庞,仁寿皇帝才渐渐起了恻隐之心。 未承想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移花接木的假郡主到让大阮的后宫不大消停。 谢贵妃无端方寸大乱,不昔逾尊与一个小姑娘暗起纷争,种种行为与平日大相径庭,便又牵动仁寿皇帝对先皇后死因的疑虑。 ☆、第二百五十七章 泥炭 去岁冬日青莲宫缺衣少炭,谢贵妃做得着实不像,仁寿皇帝冷眼旁观,陶灼华竟有胆量与谢贵妃叫板,还为着手下人的安危大胆闯了御书房。 仁寿皇帝顺水推舟,从谢贵妃手中收回内务府的管辖之权,故意激化两人的矛盾,谢贵妃更显得有些急躁,从前有些事情便渐渐浮出水面。 陶灼华晓得仁寿皇帝拿她当枪使,却丝毫不回避与长春宫的芥蒂。她在后宫形势不明的情况下,便早早洞察了仁寿皇帝的心意,与德妃娘娘站到了一起,到比更多隔山观火的后妃们有些眼力。此情此景,更让仁寿皇帝对她刮目相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