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3 (第2/4页)
,陛下当真明查秋毫。” 仁寿皇帝笑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朕若连后宫里发生的事情都理不清,还谈什么叫我大阮海晏河清。今日也是闲聊,与你说几句心里话。你素昔以德服众,从不爱搬弄事非,朕很喜欢你这个性子。” 用罢早膳,仁寿皇帝还要去御书房里处理些政务,便拍一拍德妃娘娘的肩膀笑着离去。德妃倚着大迎枕坐在临窗的大炕上,又将两人方才的对话琢磨了半晌。 自打上元佳节的宫宴上何子岚惊鸿一现,得了仁寿皇帝的赏赐,阖宫里本以为那首会成为她得到仁寿皇帝关爱的契机,未承想帝王恩深,也只在一念之间,何子岚打那之后又再次沉寂。 难不成仁寿皇帝这话是要自己照拂何子岚一二?她一个堂堂的公主,只要仁寿皇帝有一点儿看顾,底下人又如何敢轻贱糟蹋?德妃娘娘百思不得其解,却果真遵循了仁寿皇帝的意思,打那之后隔三差五命人给长安宫的何子岚送些东西。 陶灼华祭奠花神的事情就这么揭过,仁寿皇帝并未再提,却一连晾了长春宫多日,谢贵妃自然晓得被人摆了一局,又失了君心。 若李嬷嬷不将那懿旨两字说出,她大可推脱到老仆昏庸上头,将李嬷嬷推出来顶缸。偏偏李嬷嬷守着青莲宫的人认下,陶灼华又逼得自己无法回脖,做实了这口传懿旨的真实,到当真骑虎难下。 细思起来,陶灼华当日到有些成竹在胸的沉稳,谢贵妃深切怀疑那花囊本就是有意为之,专门叫自己难堪。能将烧纸钱与埋花囊都看混,谢贵妃可不信有那么目拙之人。几番抽丝剥茧,谢贵妃认定陶灼华一个小丫头没有如此手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