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1 (第2/4页)
人,再也难沉住气的症候。 听叶蓁蓁的话,大约是想与谢贵妃抽刀断水,不愿意再回宫内。奈何贼船早上,哪里是她想下便能下来。 陶灼华自然记得前世里便是谢贵妃将何子岩与叶蓁蓁凑在了一处,两人成婚之后不久,叶蓁蓁便随着何子岩远走蜀地就藩,陶灼华还伤心了许久。 后来叶蓁蓁随着何子岩回来为仁寿皇帝祝寿,陶灼华亲迎她至十里长亭,叶秦蓁看上去美貌如昔,与何子岩也好似伉俪情深。不曾想一眨眼的功夫,她便求了当时还未失势的谢贵妃,将她依旧留在了宫内。 仁寿皇帝寿辰之后,何子岩苦求无果,独自一人踏上了返程之路。 前世的好姐妹身上处处都是迷,陶灼华却曾对她深信不疑。如今,怀疑的种子一旦播下,前世的种种记忆便被唤起。 陶灼华琢磨着菖蒲话间透露的意思,对叶蓁蓁的心思猜了个七七八八,打量着叶家根本无法相护,她难以翻越谢贵妃的五十山,便依旧水光潋滟笑道:“到了正日子,叶府门前一定车水马龙,咱们这些小人物便不去凑那个热闹,明日送蓁蓁回府,托她将礼物送上便是。” 娟娘答应着,便下去挑选了尊和田玉的寿星,盛在红木填漆的盒子里,拿过来给陶灼华过目。记得这尊寿星像是当日从瑞安长公主府里顺手牵走,陶灼华到瞧得扑哧一笑,望着娟娘道:“娟姨,您也学会了借花鲜佛。” 茯苓、菖蒲几个都守在房里,对这尊寿星像印象深刻,便是忍冬都横了一眼,认出了这本是叠翠院中的东西,偷偷撇了撇嘴。 谢贵妃在宫里自有眼线,打探得自德妃娘娘掌了内务府,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