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6章 仁、义与道 (第3/4页)
这也是三。” “为什么讲这些?因为前面我问过,作为个人来讲,我有我的意志,你有你的意志,那么许多人的集合,有没有意志?比如说一个家庭,有没有家庭的意志?一个宗族,有没有宗族意志?一个国家,有没有国家的意志?这种意志,有哪些与个人的意志相似的?有哪些又是不同的?” “儒家学说里,虽然前人不是这样讲的,但是认为有集体意志的。特别是国家和民族,他们认为自己的意志。仁、义两字,要放到国家和人的关系上来说。” “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是他对自己思想的总结。别人总结孔子的思想,总是加上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有当局者迷这回事,但我觉得,怎么总结,也没有孔子自己说的明白。忠恕两个字,就是孔子认为的自己的思想。” “大家都是读圣贤书的。什么是忠,什么是恕,应该都明白,但又不那么明白。毫无疑问,这两个字是讲人和人关系的。最简单的,君和臣的关系。臣对君要忠,君对臣要恕。是不是这样?我觉得这样是不全面的。有的时候,君要不要对臣忠?臣要不要对君恕?忠恕二字,讲的是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两个人需要有的态度。你为我做事,你要忠于我。你为我做事,我要知道你做事的艰难。互相理解,这才是与恕。两个字合一起的,不能够分开。一旦分开,没有恕也就没有忠。没有忠,又哪来的恕?” “孔子的道就是忠与恕,是讲两个人,或者两个集体,或者是人与集体的关系。总而言之,孔子的道不涉及集体意志。哪怕涉及到集体,也是集体与个人,类比于两个人。后来的人多讲忠,恕不知道忘哪去了。我再强调一遍,忠与恕是联在一起的,不能够分开来说。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仁了。既然孔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