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_第437章 工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7章 工场 (第5/6页)

成,有的则高达五成。不过绝大多数的工场,商税都是三成。我们这座工场,镇抚司下了大本钱,一年能生产大约三十万对轴承。”

    “三十万——”听了这个数字,徐俯不由啧舌。看这车间里面的布局,最常见轴承的生产线只占了三分之一,这工场的产值,只怕一年要五十万贯以上了。

    第一座工场就有如此规模,其余的纵然小,也不会相差太远。怪不得提举说现在一年三十万的商税有些不好意思。有几座大型工场,一年百万商税还真不是难事。

    转了几个工场,不知不觉到了傍晚。太阳一落山,各工场就散工,工人陆陆续续出来。如同一群蚂蚁一般,涌向几个住处。大的工场里有食堂,那些小工场的工人,则聚到其他食堂里。

    开封府没有被金兵攻破之前,也有几家大工场。大的如纺织业,里面可以有万人之众。徐俯是在开封府见过大世面的,对这里的工业区并不惊讶。只是对王宵猎能开起这么多工场,还能赚大钱,由衷地佩服。这样小的地方一年收几十万贯商税,对官府来说实在方便太多。

    出了工业区,徐俯回身着城南的群山。道:“这么小的地方,这么少的人,一年能够收三十万贯商税,王宵猎真非常人也。如今兵荒马乱,哪里不是税上加税?惟有襄阳这里,不管是士农工商,都说税赋不重。现在才知道,王宵猎是怎么办到的。”

    收税少,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现在官府的花销再大,也与后世无法相比。因为花销少,哪怕是在战时,王宵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