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6 (第3/8页)
孤容的传闻,人人都说定王贤明,兴学教化、倡导佛法,跟靠拳头打天下的独孤弋不同。“上官将军,多谢你的好意。你若想帮我的忙,就带我进京去。”迎着上官处仁的铜铃怒目,他毫无畏惧,凛道: “这里的几千人,全是我的宗族血脉、门人弟子,今日若易地而处,将军能抛弃手下数万名弟兄不顾,独自带着妻女逃生么?我想觐见皇上,说明我们这些人都没有反心,愿在王朝教化之下,做一安分守己的顺民,请皇上让我们返回故乡。” 上官处仁瞪了他半天,终于垂落肩头,活像斗败的公鸡,疲惫地挥了挥手,低声道:“随你罢!”提声叫道:“来人!送少阁主回去!”两名亲兵听出他的火气,奔入账中一左一右,要将澹台匡明拖出,却被他一晃肩摔飞出去。清瘦颀长的青年汉子掸掸衣袍,拱手道:“多谢将军之酒,在下告辞。”大步昂出,再不回头。 耿照心想:“这故事里的上官处仁,便是后来的冠军将军、五绝庄那上官妙语姑娘的父亲了。他若想帮轻羽阁一门的忙,为何不带少阁主上京?若不想帮忙,又何须冒险私放他们一家?”摇头苦笑: “这位上官将军到底是好是坏,我都胡涂啦!” 横疏影淡然道:“人世间的好坏,哪有这么容易区分?过不久,上官处仁果然回京述职,换了那苗将军来。” 苗骞本是独孤容的天策府出身,乃是嫡系人马,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宗初初继位,苗骞便连升了两级,边关守将不敢留难,他要什么便给什么。苗骞补给了冬衣粮草,连澹台族人都得到了充足的御寒衣物,大队继续开拔,终于进入北关地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