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3 (第6/8页)
拓非是狭长的竹简,而是雕着图样的栔板,每帧皆为如意轮观音,身流千条光明,背有宝轮,手臂以二的倍数增加,多至十二,俱握吐焰的利剑。菩萨绘作男相,顶髻庄严,圆光照摄,风格不似以往见过的佛绘。 以佛像表记的图谱耿照甚熟,她却是初见,一时瞧不出端倪,来回翻了几遍。 卷题,水月身为东海为数不多的佛脉,弟子多涉经书,知六波罗密多又称“六度”,本意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等六种由生死苦恼之此岸,得度涅磐安乐之彼岸的法门,其实包含菩萨所修的一切行门,略则六度,广则万行,故有“六度万行”之说。 此剑以六度万行为名,厚厚一摞几十帧图,文字却寥寥无几,仅“圆光负焰”、“马郎开棺”、“伫海宁波”等招名之下刻得一两行,或为佛偈、或为品评,皆与剑法无关,更像是佛绘的题跋。比起直白了当的,这真恼煞人也。 染红霞无欲无求,也不甚在意,见檀郎襟口小露半截帛卷,美眸滴溜溜一转,促狭似的把塞进了腰带褶缝,一副“你拿我也拿”的神气。两人哈哈一笑,心怀俱宽。 儒、道两门的拓经绝大部分是古文天书,当然也有例外。二人沿柜翻找,很快在道门架上找到一部能看懂的典籍,正是手札里提过的。缮文仅不到三分之一是盛五阴的拙字,其余皆出自袁悲田之手。 耿照心念微动,从释门架上找出五阴大师所习之,果真是那第三人所缮。卷末附有一篇长跋,满帛俱是端正如雕的蝇头小楷,巨细靡遗交代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袁悲田乃苍梧袁氏的长房嫡系,东海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