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骨_205 迎难而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5 迎难而上 (第4/6页)

 在电影里,导演没有给角色留下内心独白的时间,更加没有直接言明,完完全全依靠演员的眼神、表情、乃至肢体动作来展现,这种细腻而琐碎的情感细节恰恰是对演技最严峻的考验;但可惜的是,安东没有能够表现出雅各布内心的疏离和落寞,以及分手之后的哀伤和无助,那种格格不入的不安和恐惧几乎丢失在剧情的章节里。

    于是,观众看到的作品就好像多米诺骨牌突然中间少掉了几大块,硬生生切断了,满头问号地大声呵斥:上一秒不是还在伦敦你侬我侬的吗?怎么下一秒回到洛杉矶就和其他人同居了?

    在有限的空间里,在琐碎的细节里,将表演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英国学院派对此类角色爱不释手;但是习惯了商业运作的好莱坞,他们则不太感冒——相较而言,他们还是想要看演员将演技酣畅淋漓地爆发出来。

    最直接的案例就是科林-费尔斯,去年的“单身男子”,科林奉献了影帝级别的表演,将一个失去伴侣的单身男子诠释得淋漓尽致,哀伤却压抑,痛苦却平静,煎熬却冷漠,压抑在眼神深处的表演力道令人震撼,但,奥斯卡不喜欢。

    而今年的“国王的演讲”,科林饰演的角色却不同,除了口吃的先天劣势需要战胜之外,还有一个君王的压力和焦灼,电影里有几场戏可以让科林肆意爆发,这就迎来了好莱坞的一片叫好声。

    简单来说,雅各布这个角色就是吃力不讨好,演不好的话,作品可能就达不到预期,但依靠着剧本的厚度依旧能够在水准以上,人们只会扼腕演员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