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8章 大秦穷的就剩钱了 (第2/4页)
大运河而下行销大秦各郡县,甚至是出海远销异国,这又是一大笔收入。 总之,只要大运河修经过家门口,当地想要不发展起来都难。 百姓们瞬间就无比期待了起来。 就连许多原本对于辽东大运河不看好的豪门、望族、商业巨贾等都来了兴趣。 虽然他们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海贸之中,觉得投资大运河回本太慢,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辽东大运河的支持者。 因为他们也希望大运河能经过自己的家门口。 路通了,行商就方便了,这已经是整个大秦公认的商业准则。 许多朝臣,为了争取让大运河经过自己的家乡,更是在朝堂之上吵得不可开交。 毕竟,除了青史留名之外,朝臣们也想在退休之时,能够衣锦还乡。 这个时候不为家乡争取利益,等退休了回去别说是欢呼了,只怕是一堆臭鸡蛋烂菜叶就要砸过来了。 在朝堂之上,不为自己家乡争取好处,你还好意思回来? 当然,官员们为自己家乡争取好处,也都是有自个理由的。 太原郡官员:太原郡煤炭储量是大秦之最,陆路已经不堪重负了,还是水路来的便捷。 而且我们有汾水,是大河第二大支流,连通大运河十分便利。 雁门郡官员:支持太原郡的提议,大运河可以从雁门郡进行延伸,直接连通延水,从这里延伸至上谷,再扩展到辽地。 当然,要是觉得汾水不方便,直接从大河疏通过来也是可以的。 巨鹿、邯郸郡官员:走雁门郡太远,还是直接从巨鹿这边经过,走漳水更方便,而且在广阳郡区域,只需要增加一点工程,就可以直接入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