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弹劾奏疏 (第2/4页)
同样重要,但是属于皇帝可以一言而决的事情,不需要和外朝商议便可定下来的。 所以朱祁钰登基之后,头一件事情,就是选了可靠的人执掌锦衣卫。 至于司礼监这边,既然吴氏说金英可用,朱祁钰就索性将他提拔成了掌印太监,同时让成敬担任秉笔太监。 如此一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将金英打发出去。 底层的官员们往往以为,司礼监对外朝最大的影响力,来自于批红大权。 但是实际上,只要在中枢六部待过一段时间,就会清楚,并非如此。 批红大权的确是一道利器。 但是至少在这个时候,它适用的范围太窄,基本上来说,只会出现在天子倦政的时候,才会由司礼监代为批红。 但是大明这几代天子,除了宣宗皇帝有些贪玩之外,都算是比较勤政的。 就连现在被俘在虏的太上皇,亲政之前有张太皇太后管着,亲政之后雄心勃勃的,其实也不怎么将政务交给司礼监代为批红。 所以事实上,司礼监对于外朝最大的影响力,来自于参知政事。 朝廷的大政方针,措施政策,看似是以奏疏的形式呈上来,但是实际上,在各部上呈之前,都是经过多次讨论的。 这种形式称之为部议,参与人数不等,有时候是一个衙门,有时候是好几个衙门,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说白了,就是同部门和跨部门会议。 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大珰,便有资格参与外朝的部议和阁议。 通常情况下,只要是涉及朝廷大政的军国大事,部议必须要有司礼监掌印太监或秉笔太监列席旁听。 甚至于有些特殊的事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