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二百零九章:各种内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各种内情 (第2/4页)

   显然,石璞所说的经历,对于他们来说,感同身受。

    王振才死了不到两三个月,他权势熏天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身在朝堂之上,有多少人,真的有那个胆气,向前工部尚书王老大人一样,跟王振正面冲突。

    不过都是为了自保,尽量过得去而已。

    当下,便有两名给事中上前,道。

    “陛下,臣以为,石尚书虽曾赠与王振财帛,但并无证据显示,是为行贿,此举既是自保,不曾徇私枉法,纵然有错,也情有可原,请陛下宽宥。”

    “臣附议,彼时王振权势滔天,公卿俯首,其进谗言于君侧,竟能迫七卿致仕,石尚书能持正公允,不干涉地方政务,已是殊为不易,不宜过于苛责。”

    俞士悦在一旁,亦是感到一阵棘手。

    最怕的就是出现这种情况。

    石璞并不否认自己曾经给王振送过礼,但是却在动机上混淆概念。

    他不用查都知道,石璞所谓的侵地一案,一定是一板一眼的按照流程办的妥妥当当的。

    沈轩虽是王振门下,但是他已经死了,地方官办起案来,自然毫无顾忌。

    但是如此一来,却反倒从侧面证实了,石璞“坚守原则”,为了维护地方安宁,不得不屈从王振。

    从主动行贿的jianian诈小人,变成了为顾全大局,而不得不曲意奉承的忍辱负重之辈。

    前番说过,三法司审案,并不仅仅依据于律法,还要看人心民意。

    石璞把自己说的如此可怜,就是为了让朝臣对他升起同情之心。

    主动行贿和被迫送礼,虽然行为一致,但是严重程度却不一样。

    如果是主动行贿,为了谋求工部尚书一职,那么就是石璞得官不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