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廷推 (第3/5页)
,是有明一代,最正式也最权威的选拔重臣的渠道,因官员铨选由吏部执掌,故而一般由吏部尚书代为主持。 因为廷推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所以无论是程序还是人员,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首先是参与廷推的官职,一般来说,如果是京官,则七卿以下,三品侍郎以上的官职才有资格经由廷推任命,外官则仅有巡抚,总督两种官职可以参与廷推任命。 其次是廷推的程序,吏部会提前拟定三到七人的备选名单,然后由吏部尚书代皇帝主持,由朝廷在京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逐一投票,选出二到三人,呈送御前,由皇帝圈定最后人选。m.zwWX.ORg 正常来说,六部尚书级别的大臣,要么由皇帝下旨特简,要么由九卿会推,鲜少有经过廷推产生的。 所谓会推,实际上是一种小范围的廷推,有明一代,将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及通政使九位重臣,合称九卿。 在内阁权压百官之前,九卿便是文官当中的顶级大佬,会推便是由这九个人,共同进行推举,算是小型的廷推,也是六部尚书的主要产生途径。 但是这一次和以往不同…… 随着土木之役大败,六部当中的户部和兵部两位尚书,加上通政司通政使,九卿一下死了三个。 除此之外,刑部尚书金濂和工部尚书石璞,皆在外地随军平叛。 九卿当中有五个都无法参加,会推自然无法举行,因此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廷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