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章:黑面厂公 (第4/8页)
此例,但这是吏部的惯例,而非典制,三品以上者,本就可视情况适当超擢。” “从品级而言,承宣布政使是从二品,工部尚书为正二品,并未越级提拔,虽然未经廷推,但是六部尚书,本就有天子简拔的先例,所以程序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说着,俞士悦看了一眼陈镒,于是后者便道。 “确实如此,要说超擢,前些日子,被天子简拔的项文曜,才是真正的超擢,但是只要没有违背铨选铁则,那么科道风宪,也不会贸然干预。” 大明的官员升迁,自然是有一定的规则的,也就是所谓的“铨选铁则”,但是同时,弹性也是比较大的。 概括来说,这份铁则的内容,其实很简单。 首先,官员的升迁流转,需要经由吏部。 也就是说,官职是公器,而不是皇帝的私权,天子不能越过吏部的正常程序,直接任命官员。 这种所谓的“传奉官”,是会被朝廷集体抵制的。 其次,正常情况下,官员考满,若无过错,可平调也可升迁,但是若非考核评语上品,不得越级拔擢。 这就是俞士悦所说的,从品级而言,从二品升正二品,程序上没有问题的原因。 所谓的京官优于外官,是惯例而非真正的朝廷典制。 尤其是到了三品以上的官员,对于吏部的依赖性会小很多。 他们的升迁,更多的是依靠朝堂的博弈,而不单单是靠自己的政绩。 所以,即便是知道,石璞曾经送给过王振字画,也知道石璞从一个地方的承宣布政使,被超擢为七卿之一,其中有蹊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