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人多且能说 (第2/4页)
奏疏,面辞恳切,拜倒在地,道。 朱祁钰略有些诧异,关于曹吉祥的弹劾,他已有准备这些御史会在早朝上发难。 毕竟留中不发这么多次,这帮御史能忍耐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他的确没有想到,这帮御史竟然将事情牵扯到陈懋和金濂的身上去了。 说起来,这其实不是陈懋和金濂的锅,而是他的。 或者说,是他那个倒霉的太上皇哥哥的。 陈懋作为沙场老将,用兵灵活,此次江浙叛乱,他和金濂共同率军平叛,实际上是有临机专断之权的。 大军出动,毕竟需要时间准备,但是江浙那边乱局已起,所以地方上就先行调兵平叛了。 应该说,这个时候地方上的官军还是比较给力的。 陈懋率军抵达建宁的时候,叛乱的首领邓茂七已经身中流矢而死,反军也人心涣散。 所以陈懋在和金濂商议过后,考虑到贼首已死,剩下的反军多为平民百姓,所以决定不大肆屠杀,改以招抚为主。 毕竟,这次叛乱,虽然被称为叛乱,但是实际上是一次大型的民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百姓被地方煎迫过甚,而跟随反军而已。 既然贼首已死,对朝廷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自然是招抚更好。 这本没什么过错,但是如此一来,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就多了。 毕竟要绞杀反军,和边打边劝边招抚,所要耗费的精力和时间,不可同日而语。 这么一来二去的,就耽搁了大半年的时间。 本来都招抚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小部分流贼,还在四处逃窜,眼瞧着再有两三个月,就能彻底平定。 结果出了土木堡这档子事儿,于是朝廷紧急召回了陈懋及其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