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一百一十四章:分兵之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分兵之议 (第2/5页)

为宜,可通人不通马者二十九处,宜增兵五百人为宜。”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勋戚当中也并不全都是废物。

    赵荣就是年轻勋戚当中,比较被看好的一个,这些日子,石璟负责京营,赵荣负责五军都督府,自然也做了不少的功课。

    所以开口说出的话,还是比较有条理的。

    这件事情,说起来还和太上皇出征有关,大军出征,边境防卫自然要随之调动,最主要的部分。

    承平之时,边境的防卫基本上以守为主,除了几个关键的城池有重兵之外,其他各处隘口的兵力分布比较平均。

    但是这些兵力,只能够应付小规模的阻击战。

    既然大明要和瓦剌开战,那么就得防着瓦剌调集重兵,重点攻击其中一个隘口。

    所以随着大军出征,边境的兵力也随之集中。

    具体的说,就是从各个隘口守军当中抽调一部分,组成一支三万人的机动部队。

    这支部队以六千人为建制,分别驻扎在紫荆,居庸,独石,龙门,永宁五个坚城当中,由都督佥事孙安统一指挥。

    主要的用途,就是防止某个隘口被大军进攻时,可以集中力量迅速增援。

    同时,因为这几处城池都是关键之地,若也先大军攻来,也可就地增援。

    土木之役的时候,一是因为时间紧急。

    第二,从来都是人多的朝人少的地方增援。

    各隘口的守将也没有想到,二十多万的大军,竟然能被人全歼……

    落回到现在。

    也先大军固然仍在关外虎视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