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640节 (第2/7页)
更多容易控制的小邦国,而不是形成一个大国强国。 这自然是有利于东南的模式。 众人看向沈一贯,这未免也有些太王道了! 第642章 藩属国条约 这场对外国策的讨论,最后还是以大都督府的一封建议书终结。 苏泽支持沈一贯提出的“通航自由”和“门户开放”两条国策,但是对“民族自决”持有保留态度。 按照苏泽的说法,如果同意民族自决,反而会导致中原帝国对于周围国家统治的正义性危机,在对外国家政策上,一定要做到内外一视同仁才行。 “通航自由”和“门户开放”,东南自己也会维持,这样做也是维护东南利益最大化的,通过自己切身能够完成,而达到让对方也接受的程度。 但是中原也面临各种少数族群的问题,提倡民族自决就变成了一件双标的问题。 不过外交工作的重要性也被苏泽提出来,如今行人司的地位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下一次制宪会议上就有可能讨论成立一个独立的,负责宗藩关系和外交关系的部门了。 不过这两条国策,也被苏泽认定为要求在所有东南已有朝贡体系内的国家,都必须要遵守的政策。 这场会议之后,苏泽接见了暹罗的使者。 暹罗使者名为郑必诺,是一位年长的学者,也是如今暹罗国主的宫廷教师。 郑必诺有一半的汉人血统,另一半据说来自于一位天竺的贵女。 在东南亚诸国中,郑必诺这样的人,几乎就是东南亚国度本身的基因。 一方面他们受到中原大国的影响颇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