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5 (第3/4页)
子。 关于这一段历史,虞璁还真就仔细的研究过。 这说来说去,居然还是和火器离不开关系。 虽然听起来很荒谬,但是,努/尔哈/赤这混账——他就是靠先进的火炮枪弩打赢明朝军队的。 努/尔哈/赤原本是李成梁的手下,对明朝军队的内/幕和疏漏几乎门儿清。他造反之时靠十三副铠甲,愣是杀了一片血路。 关键就在于,大明朝积弊已久,那些当兵的都是被迫当兵,不当就得死。 吃不饱穿不暖,还不如贱民来的自由,就算国家要灭亡了,他们也未必肯认真的打一场仗。 当时朝廷分拨下来的军饷,单是经过文官腐儒们,就得被薅的少一半,再一层层的发下去,已经所剩无几。 所以那些将军们才不得不到处打游击战,多报些战果甚至空饷,才不至于让手下的兵都饿死。 在这种情况下,努/尔哈/赤的部队都是战果掳掠制度,只要能抢到,那就都归你,一群蝗虫自然是热情饱满的杀过去,战斗激情甚至不用首领号召。 更头疼的是,他们正是因为滚雪球似的越来越有钱,又甚至用兵要害,直接得了葡萄牙那边传来的火器图纸,又想着法子配了更先进的装备,直接靠火力碾压过去。 这样一来,崇祯在歪脖子树上吊死,好像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其实虞璁在这个时候,也挺想自挂东南枝的。 哪怕开启了嫡嗣清算制度,钱也都进了藩王的口袋里,计划怎么着都得一步步的来。 而且赵璜帮自己拍卖那些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算是江湖救急了,为此也没少被文官们弹劾——这完全是在替自己挡刀子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