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8 (第4/4页)
题?” 虞璁沉默了许久,在脑子里拼命搜刮着高中地理学的东西,缓缓道:“有更好的法子。” 杨一清神情一喜,忙不迭道:“请皇上赐教。” 虞璁想了想,示意他们跟着自己走下田垄,站在农田的一侧。 “朕这个法子,叫做台田。” 他让鹤奴找了根长长的树枝,自己手拿着这根棍子,就好像教鞭一般。 “从前各地的报告来看,近年主要的问题在于洪涝,而不是干旱,黄河也在改道,所以水源上问题不大。” 他示意人们看向高低不平的横截面,略一思索后开口道:“诸位请看,这黄河流域的水位大概在树枝指着的这个位置,正应如此,要挖塘抬田,让田在台上。” 南方的桑基鱼塘,重点在于挖塘为坝,在坝上种植桑树果树,巩固水土,这样不仅可以带来额外的农收,还可以防止水患灾害。 但是北方的问题在于,地下水和地势的位置。 如果把塘挖深储水,抬高整体田地的位置,哪怕暑气熏腾,也不会让盐碱的情况加重。 因为一旦这样做,就等于让地下水的位置变低了。 “那……那这泥塘,也可以用来养鱼么?”杨一清还在咀嚼他说的每一句话,思索道:“这样提高地势,似乎也可以改良水患?” “不错,这个法子的精髓在于,‘上粮下渔中间稻’。”虞璁索性蹲了下来,用手掬起一捧土,给他们打了个凹凸不平的模型:“这个沟渠就是塘,可以养虾养鱼,这个凸起来的一大块就是田,平日下雨时可以排水携盐,冲走表面的盐碱。” 这个法子,也是从桑基鱼塘的构思衍生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