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37 (第1/4页)
式的工业革命。 这造成了一种现象,那就是在我们这里一切地进步都是建立在自上而下的推广中,而不是自下而上地影响。于是在长达四百年间,高新技术总是被掌握在国家机器的手中,这不是我们的政府看重技术变革,而是在民间没有应用的必要。这种情况即便是在新中国也没有太大的改变,不过后来有人称这种情况是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脱节。也就是说高新技术不能在第一时间转化成为生产力。 其实这不是脱节。只是这两个本应相辅相成的体系在咱么这里一直没能建立应有的联系,这种情况恐怕要在下个世纪才能有所改善。\\*\\\而这种改善还是建立在国家主导的大规模商业化的政策之下,归根结底还是高端的领导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后自上而下的一种干预。只是这种干预逐渐由硬性的行政命令,变成了政策引导为主的宏观控制。 总之,现在的国内企业,无论是基础雄厚的国营大厂还是思想灵活转型迅速的私营企业,他们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都只占利润分配中的极少部分,远没有达到国际上的标准值,而我在创新的投入上几乎是倾尽全力,而且还是在有针对性的、先知先觉般的跳跃式发展,这造成我现在一家独大的统治地位。只要我在国内封锁新技术的推广,那么国内的厂家将不能得到廉价的产业升级服务,也就不存在别人盗版的现象。可我偏偏还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来堵住技术扩散的渠道,要知道即便是发达国家在中国投资建设的工厂,也不一定就是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即便生产技术是先进的,他们也会千方百计的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