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老李这人能处 (第2/4页)
万石。 到了洪武二十六年。 这些数字增长到了两千万石。 这样推算起来,这不过相当于如今朝堂每年赋税的九分之一上下,算起来和未来每年朝廷要划拨给大明一二代的宗室俸禄差不多 折银不过一百万两。 可是这数不是这么算的。 就像朝堂上这些勋贵侯爵武将,哪个家里没曾有过几万十几万两银子,可是他们在战场上抢这些银子容易。 让他们把这些银子都换成粮食试试。 能换到这些身家等价粮食的一半,都算他们手眼通天。 粮食这东西,小宗交易利润透明,无人理会。 可真赶上时候,这就是战略物资。 当它开始值钱了。 囤货居奇,运输折损,以次充好,人情往来,哪个理由不能合理合法的漂没掉一大批粮食。 要么怎么有个词叫做发国难财呢? 就在朝野还震惊于这个数目的时候。 依旧是李善长第一个站出来拱手问询道:“太子殿下,可否也将这圣旨与老臣一观。” 朱标自无不允。 圣旨经过老李一道手,随即传阅百官。 气氛一下又变得凝重且对立了起来。 大明以武立国,武将们当然是想打仗的,可对于要负责后勤的朝廷文官们而言,这就算不上什么好事了。 一旦要抽调国库的储备。 砍了原本呈奏的预案,不知道又会冻了多少人的蛋糕。 至于不答应。 让太子夹在中间和老朱打擂台去。 那更不可能。 历朝历代,王朝都是以孝治国的,太子若是反对老朱的圣旨,首先就得背上不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