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章 老李:亲生的,亲生的 (第2/4页)
独对那些曾经在李善长以年迈致仕时推波助澜,或在他致仕后,背地里编排过他坏话的墙头草,李善长则吩咐门房,让他们笑脸将东西收起来,随便找个什么理由安抚,好言将人送走。 然后将赠礼全部登记造册。 找来专人对其进行估值,待到晚些时候,就将它们全部送进宫里去。 这事还是老李自己参与制定的规矩。 凡官员贪污超六十两,剥皮实草。 而受贿部分,大明律专设“六赃”罪名,即,监守盗(贪污自己经管的公家财物)、常人盗(监临主守以外的其他官员或一般人盗取仓库钱粮等物)、受财枉法(官员收受贿赂,并对行贿人枉判)、窃盗(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受财不枉法(官员收受贿赂,没有对行贿人枉判)、坐赃(官员收取不当财物)。 凡涉及上述任意其一被查实,除了追回赃款,并按照受贿多寡接受不同处罚外,若有官职功名都将即刻革除,永不录用。 明知这一条律法而故意收受一些人的贿赂。 李善长的目的不言而喻。 说来也该他们倒霉。 做墙头草也便罢了,偏偏还要上赶着往他面前凑,这不是自己送上来给老李做明日儆猴的鸡么。 然而。 这五个人也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自大潮会之后,借着公干或其他缘由,陆续来到韩国功夫拜谒的官员勋贵,在申时时分迎来热潮。 一个时辰内。 上门拜谒的次数就超过了二十。 这还不单算碰巧凑一块的。 两个门房轮流换班,一个下午每人都跑了二十多趟,腿都快跑细了。 各自送上门的礼单也各有不同。 有奇珍异宝,有古玩字画,有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