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1 (第3/4页)
离开永安城时才多大? 十七岁。 正是最年轻气盛的时候。 一眨眼,很快就该三十而立了。 现在想想,当年的那些决定,也许根本就都是错的。 少年心性,也许朝夕相处下来,别说生出感情,兴许更多的还能是怨。到那时,又何来如今这般浓烈的情。 桓季想着想着,心底生出几分不甘来。 他这个做老子的,还没享受几年小子的孝顺,倒是叫小子都“孝顺”了虞平初。连虞家平反的事,都成了他儿子一心要办的事情了。 “你想清楚了,真要与康王站对立?” “父亲是康王的人吗?”桓岫抬了抬眼皮反问。 “桓府上下,只忠君。” “既只忠君,儿就不得不与康王站对立。左右那一位的野心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们父子如今生分地已经很少会谈及朝堂上的事情,可真要谈起来,就绝无父子之意可提。 “你既知他野心勃勃,又为何几次三番要去查虞家的事?” 当年虞氏一族株连,除逃走的三个小儿外,有且只有个别的远房旁支还留有性命。虽然谁都知道虞氏的事有问题,可无人手握证据,自然也无从平反。 加上皇帝又在气头上,当时的御史大夫不惜自戕也未能得皇帝一个眼神,自然就落得最后无人敢说,无人能说的地步。 桓岫一时无话。 桓季叹气,道:“三郎是康王的女婿,桓府若要持中,就需得割舍三郎。” 桓岫眉头一蹙,脚步甚至顿了一顿。事实上,他一直在想,当年桓峥与饶安郡主的婚事,父亲究竟是如何应答下来的。但父亲既然这样讲,难道当初并未想到这一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