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晋国的再度兴衰 (第5/8页)
国基本确定了依附晋国的趋向,晋悼公在与楚争夺郑国的斗争中最终取得了胜利。而南方的吴王寿梦也主动前来归附,要求加入晋国的联盟。如此一来,楚国在东部边境上受到牵制,更加不敢轻举妄动,晋国在晋楚持续百年的争霸拉锯中基本获得了主动权。 可以说,晋悼公的确是一位有才华、有手腕的君主,其在对楚的斗争中接连取得胜利,并北结戎狄,使周边的小国诚心归附,使晋国走向了复霸之路,达到了历史上的又一巅峰。 只可惜天妒英才,鲁襄公十五年(公元前558年),年轻的晋悼公突然染病,不久便溘然长逝,而悼公薨逝之日,尚不满三十岁,晋国的复霸之路由此中止。 晋悼公去世后,晋平公即位,第二年晋平公就借着悼公所建立起来的晋国霸业的余威,在湨梁(今山西济源北)大会诸侯,鲁襄公、宋平公、郑简公等十国君主都到会,而齐国却指派大夫高厚与会。晋平公先是要求各国归还相互侵夺的土地,然后在温地宴请了各国诸侯。 在宴会中,各国大夫按照礼制献上乐舞,并各自吟诵诗篇表示对盟会的赞同。然而,齐国大夫高厚的诗中却表现出了对晋国的不满,晋国的大夫荀偃从中看出了端倪,知道齐国对晋国生了异心,还对人提起了此事。高厚听说了,担心晋国会对自己不利,不敢等到盟会结束便仓皇地逃走了。宴会结束之后,各诸侯国的大夫在一起共同盟誓,对于那些不遵王命之人必将联合起来进行征讨。在此次会盟之后,晋国并没有达到预想的团结起包括齐国在内的各国诸侯的目的,而齐国更是在此后不断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