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晋国的再度兴衰 (第7/8页)
,晋国、齐国、鲁国等十三个诸侯国在卫国的澶渊(今河南濮阳西北)举行盟约,至此齐国与晋国才最终修好,双方的斗争也暂时告一段落。 晋平公执政的前期,晋国还是具有相当强的实力,在各诸侯中仍能称雄称霸。然而,晋国在此次对齐国的胜利之后,称霸的形势渐渐发生了变化,晋国国内的斗争使得晋国再无对外大规模征战的野心,而这一点在晋平公的后期就已显现出来。同时,晋平公所做的一些不得人心的事情,更加速了晋国的衰落。 晋平公的母亲是杞国人,因而平公借晋国的霸主之势常常照顾杞国,甚至号召诸侯为杞国修筑城墙。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晋平公让大夫荀盈也就是知悼子召集各国诸侯大夫商议给杞国修筑城墙之事,但是杞国是小国,其他诸侯国谁也不想做这种白白付出人力物力却收不到回报的事。 于是诸侯大夫们纷纷对晋平公这种假公济私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抨击,郑子叔还给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拒绝理由:现在周王室衰微,晋国是姬姓诸侯,却反而去维护夏朝后裔的杞国,并质问晋国:“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诸姬是弃,其谁归之?”此后,晋国在各诸侯国中的威信大大降低,而晋平公让鲁国归还杞国的土地,更激发了鲁国对晋的不满。 几年之后,晋平公娶了齐国的女子少姜为姬妾,齐国大夫陈无宇护送少姜到了晋国。少姜到了晋国之后,受到了晋平公的宠爱,但由于陈无宇不是卿,由他来送亲不符合礼制,于是晋平公就对陈无宇进行责难,并把他抓了起来。少姜为陈无宇向晋平公求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