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第1/7页)
燕昭王的黄金台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这首乐府诗,乃是唐代才子李贺有感于古人筑造黄金台招贤而作,同时也抒发了他渴望为国建功但不得渠道的苦闷心理。 自从有黄金台招贤这个事例以来,无数才子,纷纷以黄金台招贤为典故,抒发渴望建立功名的雄心壮志。 李白写道:“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李白《古风其十五》)意思是说,燕昭王听从郭隗的建议,建造一座黄金台,广招天下有才之士。天下才子听说后,纷纷投奔燕国,连邹衍都放弃稷下学宫的优越生活奔赴燕国。 前文曾说,燕王哙被朝臣欺蒙,贸然将国家禅让给国相子之,最终引发内乱。当燕国发生内乱之际,齐国和中山国趁机发兵入侵。齐国占领燕国,中山国也抢夺了大片土地。 赵国不愤齐国和中山国捞便宜,于是保护还在韩国当人质的太子回燕国继位,借此分一杯羹。国家遭受大辱,燕昭王继位后,立志报复齐国,一雪前耻。但是,当时的齐国是东方霸主,连秦国都不敢贸然进攻齐国,何况是刚刚遭受战乱,还没恢复的燕国。 继位后,燕昭王大举招纳贤才,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时间一晃就过了几年,燕国仍旧没有治国的人才。苦闷的燕昭王向郭隗问原因。郭隗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