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122章一将功成万骨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一将功成万骨枯 (第4/5页)

国纳入版图。因为楚国国界太广了,如果战线拉得太长,以秦国有限的兵力,最终即使征服了楚国,必定会让三晋之地的其他国家有可乘之机。

    为了免除后顾之忧,秦国决定,要先对三晋之地中的实力最强者——赵国出手。

    而在此之前,秦国还需要在外交上配合一下白起。因为两年以前,秦国就和赵国在渑池之会上结盟,秦王根本没有料到,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起会这么快就将楚国打成这样,如果秦国就此和赵国翻脸,必然会显得秦国太过不讲信义。除此之外,赵国一贯坚持的策略是“南守北攻”,从来不轻易和中原国家交兵,秦国既想要打击赵国,又想要赵国率先出击,的确是个两难的问题。

    宣太后认为,与其直接面对赵国,不如从第三方着手。自韩、赵、魏三家分晋以来,他们三个国家总是宣传依然是一个整体。事实上三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特殊,确实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于是秦国决定,先出兵魏国,到时候赵国只要掺和进来,秦国就有了对付赵国的理由。

    公元前276年,秦武安君白起率兵10万伐魏,拔二城,秦国和魏国的交锋正式开始。魏国自然不会料到,它不过是因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才接二连三被秦国攻打。公元前275年,穰侯魏冉又亲率大军攻魏,一直打到魏都大梁。这时候,赵国依然没有行动,只是派遣使者前去韩国,最终说服韩派大将暴鸢来救,可惜依然被秦军击败,4万多将士魂断魏国。

    魏安釐王再一次演上了他的拿手好戏:以土地换和平,献上温地(今河南温县西南)8座城池求和,魏冉退兵。当然,从古至今有一个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