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108章完璧归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8章完璧归赵 (第2/5页)

说道:“秦国强,赵国弱,没有办法,只能答应他。”赵王听闻蔺相如的说辞,并没有失望,而是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世人皆知道秦王贪婪,本王料想,秦王得了和氏璧,是断断不会给本王城邑的,本王又该怎么办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自然知道赵王的忧虑,也知道当前秦国和赵国的形势是秦强赵弱,但是他更明白,秦国此举是一石二鸟之计,秦王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则赵国理亏,秦国就有了攻击赵国的理由;反之,如果赵国给了秦国和氏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则是秦国理亏。将两种对策以衡量,便有了定议:宁可答应秦国的请求,也不要让自己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

    赵王心中大喜,一方面他看到了蔺相如果然有才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通过蔺相如的分析,看到了此事的关键:献出和氏璧,谋取政治上的主动。他料定秦王决计不会将15座城池给予赵国,只要取得了主动,到时说不定还能够保全和氏璧。

    然而,再完美的计划,也需要懂得权衡的人去执行,赵王心中其实已经认可了蔺相如,只是赵王毕竟不是很了解他,遂向他试探性地问道:“只是这出使秦国的使者,应该派遣谁去才合适呢?”聪明的蔺相如,自然明白赵王的心思,他知道展示自己忠心和决心的时刻到了,遂大胆地向赵王说道:“大王如果急切地需要一个使者,而都城之中一时之间又确实无人可派,臣不才,愿捧护和氏璧前往秦国出使。在此,臣向大王保证:如果秦国将城池给予赵国,履行承诺,则臣顺势就把和氏璧留给秦国;但是,如果秦国虚以逶迤,意在和氏璧,而不履行承诺,则臣势必将和氏璧完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