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抵达 (第2/5页)
然明之后,复能见此仁义之师,将军仁名实不虚也。 过了一会,听闻刘备率大军从临汾渡河南下,沿路不少难民不再害怕兵士,便跪在路旁,为他们屈身祈祷祝福,希望大汉列祖能够保佑他们得胜归来。又有传闻说,军中有张奂之子张昶随行,大家都非常高兴,一些孩子追在后面高声唱《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童声稚嫩,沿途的军士都笑了,于是一些人和着唱起来,只是他们一出声,就激起胸中的慷慨热血,更勾起了所有人的美好记忆,童年梦想。他们高高低低地唱起来,但第一声后,像是火山口的第一股热浪,紧跟着的,是铺天盖地的guntang岩浆。秋雨潇潇,但他们胸口guntang,不少军士都相互鼓舞说:“凉人多来并州河东屠戮,和我等仇深过海,但和汉室社稷相比,又能算得上什么?我们今日前往长安,可谓是举身赴国难了,勉之!勉之!” 前锋的张飞在当日直抵渭水,继续完成渭水浮桥,浮桥往南十余里处,便是白波军残部所在的郑县了。 杨奉韩暹他们昨日刚刚抵达郑县,没料到次日并军就开始筑桥,颇有些措手不及,不由惊诧道:“刘备陈冲恨我们到这种地步?便连信义之名也不要了吗?”因此大为恐慌,对士卒加大鞭策,让他们赶紧去固防。 可直到这时,他们才发现一个问题,此前凉人从武关入蓝田,转而穿过骊山进入郑县,再从郑县进入临晋,郑县的物资早就为其搜刮一空。他们此时勉强派人到城中继续抢掠物资,可百姓无物上缴,且全都对他们怒目以待。 更为要命的是,郑县中有千余人是前年从上雒等地强迁来的,他们对白波军和凉人都深恶痛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