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跟我讲大道理_分卷阅读26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64 (第4/4页)

感情毫不浪漫的机器。

        他们不愿意种田,身为高人一等的风流才子,怎么会种田呢。

        留在华国的,只会诗词歌赋的浪漫风流才子,只有两条路。

        往报社投稿写文,赚润笔费,或者去富裕人家当私人老师。

        而这两条路,再踏进去之前,完全想不到,其实都是狭窄的铁索桥。

        华国有太多的西学学校,何子渊负责教育,完全是不把胡灵珊的钱当钱,只要师资力量够,立马就开办新学校,不管是在穷乡僻壤,还是只能招收到10个学生。

        华国铺天盖地的西学学校,以及对传统师资力量的打击,早在胡灵珊还是杭州知府的时候,就挤垮了绝大部分的私塾,只有极其稀少的有钱的老顽固,才会坚持请个教书先生回家,教孩子识文断字。

        这教书先生道路的艰辛,可想而知。

        投稿报社,似乎很赚钱吧?在某个时空,曾有无数文人靠写文章赚的盆满钵满。

        可惜这在华国不太行得通。

        那个时空的文人,靠的是指责时弊,唤醒民众的热血文字,这才得到了巨额的稿酬。

        但华国的朝廷发展至今,这高度已经不是关在家里不出门,以为天地就是一个书房,道理就是风花雪月和四书五经的风流才子,能够企及的了。

        很多时候,这些风流才子根本看不懂朝廷的政策是什么意思,究竟是利国利民,还是祸国殃民。

        这些风流才子曾经傲视华夏大众的,与西学接轨的高尚文雅玩意,比如西洋画,比如西洋诗,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