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8 (第1/4页)
要杀头的。但大魏立国百年,言论相对自由,曾出现过大臣指着皇帝鼻子骂的情况,结果非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受到提拔的例子。 所以直白点说,“大不敬”这个罪名,被皇帝逮住了,那就要看皇帝的心意了。 他觉得这不算什么事儿,那这“大不敬”也就不算什么。但若是皇帝认为这冒犯了他,那这个罪名就可轻可重。 元武帝逮的刘桐的错处,是他最近这一次办差回来复命后,得了元武帝一些嘉奖后上的谢恩折子。其中有一个词“朝乾夕惕”,为了押韵,读起来好听,刘桐便写成了“夕惕朝乾”。 元武帝隔了两个月后,方才“偶然”注意到这道折子,然后便宣了刘桐进宫,借此斥骂他“大逆不道”,与君父不是一条心。 同时,侍卫军抓了西行社总管姚澄西现行,说他排戏影射皇家密事,将其下狱。姚家在朝做官之人,也被雷厉风行地罢官革职。 此时,常润之立在九皇子府府门前,镇定地下跪接旨。 圣旨上曰,九皇子刘桐犯大不敬之罪,与帝王二心。念及其乃皇家骨血,网开一面,令九皇子迁居幽禁所,九皇子府内财物,一律充公。 常润之默默听完,谢恩接旨。起身的时候塞了个荷包给宣旨公公,问道:“公公,陛下是否还有其他的安排……” 宣旨公公掂了掂荷包,满意地笑了笑,知道常润之问的是什么,便干脆答道:“陛下没说,不过既然下了抄家圣旨,皇子妃和小公子想必是不能在这儿住了。” 第二百六十章 幽禁 刘桐在天牢里待了两天便又被放了出来,径直押往幽禁所。 幽禁所对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