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_174 最后一个条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4 最后一个条件 (第3/4页)

的技术专家叫胡正明,我手上收到的消息是他打算离开台积电回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

    “我想让中科大试试看,能不能全力请这位专家来科大任职,不管是什么名义,客座教授,邀请访问,反正,一年也好,两年也罢,能来就挺好。”

    “能有这样的接触,不管是对科大学生定向的培养,又或者请进晶圆厂任职,那都是很重要的。”

    方卓用了一个“全力”的词,这也是他这两天听到皖省和庐州的表态。

    关于胡正明,他97年就成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单凭自己,恐怕很难很难劝说他来参与自家项目。

    这就需要来自领导的全力支持了。

    报效祖国?国家荣誉?外籍院士?科大国际上的人脉?院校科研上的交流?

    这是方卓很难动用,但领导和科大能发动的“全力”。

    王书山微微点头,问道:“这人这么重要?”

    “很重要。”方卓继续直言不讳,“他还是台积电另外一个大将梁孟松的博士导师,我们对梁孟松也有些想法,胡正明能来,后续如果和梁孟松有交流的机会,我们也更好说话。”

    如果没记错,梁孟松从台积电跳槽到三星前也曾在韩国的成均馆大学任教,他那时是在等和台积电的竞业协议到期,但教导的学生已经都是三星的工程师,存在技术泄密。

    方卓对于胡正明其实没什么印象,但既看重他与梁孟松的关系,也在更多查阅履历后认同他的能力。

    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