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第98节 (第3/7页)
给念了出来供诸人评鉴,又有说文章从哪个层面角度破题的。 旁的已经中了秀才的学生便说起此次的题目难易程度,以及录用名额变化等等。 总之好不热闹,两日休沐也未曾熄灭下来诸人对此次考试的热议。 杜衡盘算一通,童考年年可考,院试三年两考,乡试三年一考。 他童考过的时间顺,恰逢每年都有考试,童考过了次年院试,院试过后又逢乡试,而乡试一过次年里都是要参加春闱会试的。 如此不禁让他心存幻想,若是一举把科考都走一遍,那可就齐美了。 他弱冠过童考,其实年纪已经不小了,只是在落霞县这般小地方,弱冠之年有些微功名在身已属不易,年龄的事情自然也就不如何被人谈及。 然则从白榕书院来看,许多读书人都已经考过了童生,尚未弱冠就是秀才的比比皆是,原则还是这些读书人从州府大地方过来读书的。 家族中人都还指着子孙能在弱冠前后进入会试,拿下天子门生的头衔,如此议亲的门槛便可高高抬起,挑中一门能提携的岳家,往后在官场上不说平步青云,至少仕途也顺遂的多了。 为此在书院之中,院服虽然浅显的掩盖了书生一定的家世,但时不时显露出来的一件价值不菲的佩饰,说谈起州府京城的风光,这些却不是一件院服可以藏住的。 看似大家差别不大,实乃是起点早就不同。 有些人的目标是入朝为官,在天子脚下肆意人生;而有的人目标能成为一方乡绅,受人景仰也已不枉半生苦读了。 杜衡早见识了而今人脉门第的重要性,他其实也并未有什么伟大志向,能一直考上去在京都做官自然是好,可他也晓得像自己而下的家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