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225章 东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章 东征 (第2/5页)

数学物理等这些新鲜洋玩意,也极为熟悉。

    尤其他还有一种很开放的观念,让刘钧很有一种特别投机的感觉,没太多隔阂。

    一同随军出兵的还有朱大典,他自己是不想去的,可皇帝似乎对朱大典最近很满意。因此在口谕中特别指出,让朱大典统领湖北镇兵马,刘钧是朱大典的副帅。这也算是朝廷历来的旧例了,哪怕现在刘钧当上提督了,可朝廷终究还是习惯在武将之上,再设一更高级的文官,如巡抚、总督、甚至督师。

    不过实际上,这次楚军出征,兵马调拔指挥全权依然在刘钧手上掌控着。现在朱大典倒也跟刘钧配合的不错,抚标也给刘钧了,军务粮饷之事也归刘钧管了,他只管收收礼。办办酒宴。

    要不是有皇帝的口谕钦点,朱大典走不愿意统兵。反正实际上他也就是个名义统帅而已,连自己的抚标都交给刘钧了,他还能统领谁。现在朱大典完全当了甩手掌柜。出兵多少,怎么走,粮饷如何供应等等。一切都由刘钧说了算,然后他就点个头同意,要盖章的时候再摁个章,绝无反对。

    刘钧调了七个营南下,两万余人马,其中镇标两营,一个骑兵营一个步兵营,另外加上一个教导营一个辎重营,然后是朱大典名下的抚标三营,讲武堂所有学员随军。

    其它的兵马刘钧一个没调,让他们继续训练。郧阳留了两步一车三个营,夔州于翼明的四千兵刘钧也没调,蕲黄的两万新兵,他也不打算动了,兵调的越多,粮草器械运输任务越重。

    七营兵马在郧阳码头告别前来送行的官商百姓,许多郧阳百姓还真的不舍得九头鸟离开,这些兵来了后,郧阳的秩序好多了,而且这些兵身上都比较富裕,休假时经常上街买点东西吃个饭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